2014年荆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期:2015-03-02 15:13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荆门市行政区域内总体情况编制而成。全文由概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七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可通过荆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jingmen.gov.cn)信息公开专栏查阅。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与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大道53号;邮编:448000;电话:0724-2376324;传真:0724-2376201)。
  一、概述
  2014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主动作为,积极实践,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公开机构和制度不断健全、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载体和渠道不断完善。
  (一)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7月召开全市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就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依申请公开工作,对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辅导;8月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荆政办发[2014]40号),就推进五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强化政策解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做好依申请公开、加强统计报送等工作进行部署;9月召开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中央、省有关文件及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公开培训会精神,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进一步分解和明确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制定分解细化方案和工作进度安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二)依托电子政务,打造公开平台。以实施《荆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4-2016年)》、推进市级电子政务发展为契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入开展。加强信息公开渠道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基本建成。发挥政府网站第一平台作用,实施网站创新提质工程,新版中国·荆门政府门户网于2015年1月1日试运行,官方微博、微信分别于2014年8月和9月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行,市政府重要政务信息均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向公众公开。中国·荆门政府门户网站在2014年全国各级政府透明度领先单位中位列全国地市级城市第4位;在第十三届(2014)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排第38名,连续五年进入全国50强榜单;被评为2014年度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优秀等次单位。
  (三)开展监督检查,强化业务培训。加大考核监督力度,制定下发《关于对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工作的通知》,采取单位自查、网上检查、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监督指导,不断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全市各单位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2014年共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80次,举办各类培训班84期,培训人员6585人次。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2014年,全市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4657条。其中本级115346条,下辖行政区域29311条。其中政府公报公开121条,政府网站公开130459条,政务微博1090条,政务微信1116条,其他方式公开11992条。
  (一)着力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全市73家市直单位首次在中国·荆门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同步集中公开市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开展第9轮审批流程再造,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缩减至126项,服务时限提速15%,零收费率达到95%,免收费用1.4亿元。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在荆门高新区成立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更新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中国·荆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公开行政审批信息近10万条、办事指南信息700多项,各窗口单位印制服务告知单270多种。出台《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开办法》,从2015年1月1日起,将事业单位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事业单位每年运行情况在市机构编制网站上向社会进行公示。
  (二)着力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市直、京山、沙洋、钟祥、东宝、掇刀249家单位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全市155家单位公开2013年部门决算、收支决算总表、公共财政拨款支出表等。东宝、掇刀、漳河新区、荆门高新区175家单位和市直70个单位于2014年7月30日统一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在市审计局网站公开《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和《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检查情况的报告》。
  (三)着力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市国土资源局新增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土地征收等专栏,对新立矿业权招拍挂进行实时公开,对矿业权公开出让、转让等信息进行全程公开、公示,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340条。市房管局在房屋征收机构办公场所和征收现场开辟公告栏,并规定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公众意见期限不少于30日,分户初步评估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对保障性住房,实施保障政策、保障房源、保障对象、分配方案、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和监督渠道“七公开”,配租配售实行公开摇号方式进行分配,摇号结果第一时间在市房管网公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公告、补充通知等信息400条,公示评标结果350条,并对被查处的招标投标违法违规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予以公布。
  (四)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在市教育信息网和市卫计委信息网上,对各类招考优录政策、合格信息、特殊类型招生实行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公示。在市科技局网站公示入选市科技专家库专家名单、2014年度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清单等。在各个医疗场所大厅以电子显示屏、展板等形式,公布基本药物收费价格、服务收费价格及新增医疗项目与增补基本药品价格信息。在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公共就业平台上,及时公布各类用人信息,方便群众求职就业。在中国·荆门政府门户网站重点办事服务栏目开通老年人福利待遇板块,将高龄老人津贴、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政策以图文并茂形式予以公开,方便老年人查询。
  (五)着力推进公共监管信息公开。强化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发布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日报365份、饮用水水质周报52期、环境质量月报12期、政务公开信息38篇、环保动态291条,在网上公布行政审批事项96个。深化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公开,通过荆门日报、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公开安全生产相关信息141件,并同步在市安监局网站公开。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36590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5624份,公示抽样检验结果998批次,公开查处食品药品类违法案件信息1462条。
  三、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
  2014年,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信息发布以群众看得到为目标,信息解读以群众听得懂为目标,回应关切以群众信得过、能监督为目标,切实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先后组织10个部门召开12场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内容由原来的简单发布向政策解读倾斜,内容涉及政府民生实事、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部门重点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需要正面回答的信息等。如举办落实“单独两孩”政策新闻发布会,对重新修订的《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新政策进行解读;举办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出台的相关惠民政策以及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方面所采取的便民措施;举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新闻发布会,专题解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意见》。
  四、依申请公开
  2014年,全市各级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条例》规定,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场所,并公布受理机构的联系方式,共收到依申请公开2068件。申请方式包括当面申请、互联网提交申请、传真、信函形式申请等。申请内容涉及土地征用、拆迁许可、行政审批、再就业创业等方面,已全部办结。
  五、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
  2014年,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在受理公民、法人提出依申请公开时均未收取相关费用。
  六、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2014年,全市各地各部门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38件,行政诉讼46件,均已办理完成。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是少数地方和部门依申请公开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发生负面的信息或舆情没有做到积极引导和有效应对,对收到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没有很好的甄别判断和按时办理,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工作进展不平衡。
  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和发布的广度还不够,一些涉及政府管理运行的信息公开事项,如行政经费及“三公”经费公开等,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如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信息公开,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
  2015年,我市将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权为目标,统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和实效。
  一是加强指导培训,提高工作水平。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加强基层单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做好依申请公开。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优化受理、审查、处理、答复、存档备查等环节流程;加强与申请人沟通,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对于涉及多个地方或部门的申请事项,加强沟通与协调,减少对同一信息重复申请。
  三是深化公开内容,提升工作实效。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细化考核指标,继续抓好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深化公开内容。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效引导媒体参与,回应公众关切,增进社会共识。
  附件:1.荆门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本级)
  2.荆门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含下辖政府)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2月28日


 

 

 

 

 

 

 

 



附件

word下载


附件

pdf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