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420800011236211P/2020-05013 主题分类: 城市规划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文日期: 2020-03-10
发文字号: 效力状态: 有效
《荆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来源: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日期:2020-03-10 15:52

一、建立保护框架

本规划建立市域、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五个层面,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部分的保护框架。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荆门市域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和历史城区范围三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荆门行政辖区范围,包含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总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与《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2015修编)》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由主城区和五个组团组成,总面积约273平方公里。

历史城区:规划荆门历史城区包括了荆门古城城池,民主街、南台路、团结街等为主的南北两个关厢区域,总用地面积117.2公顷。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1)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综述

1)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屈家岭遗址为代表,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是长江流域古文化的代表之一;

2)中国传统文化多重积淀的青山沃土:郭店楚简、诗文乐舞,道学大家、心学鼻祖,纪山楚陵、钟祥帝陵等等,都反映出荆门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折射出荆门重要的历史地位。

3)鄂中地区控扼四方的战略要地:从楚国的多次战争,东汉末年大规模的绿林起义,三国时期魏蜀吴争霸,南宋岳飞抗击金兵的前沿阵地,明末李自成与明军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承天府之战,清末太平天国军、捻军与清军的激战,一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荆门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4)中国南北交通走廊的重要节点:“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由古至今是我国南北之间最主要的通廊之一,包含了以荆襄古道为干道的陆路系统和汉水为主干道的河运系统。

5)荆襄腹地的营城重镇:唐关宋城——荆门、楚都明府——钟祥,两座城池在荆襄地区地位极为重要。

(2)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1)荆门古城“山-城-河—湖”一体,两山对峙、双水绕城的山水格局特色鲜明;

2)军事防御与驿道商贸交互影响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唐关宋城与古道穿城形成独特的“防御体系”和“内外集街”古城格局;

3)古城的空间特色可以概括为荆襄“驿”站、“州”城规制与山水落“脉”;

4)多时段的荆楚文化影响深远,并以象山文化为灵魂的历史文化名城。

(3)名城定位:

荆门是以多时段、多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载体,以山环水绕的秀丽风光为依托,以屈家岭文化、驿道文化和象山文化为标识,独具荆风楚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并将规划定位确定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综合展示区、鄂中荆楚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荆襄古驿道文化的历史缩影、象山文化的体验区。

四、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确定荆门市域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结构为“三廊六区一圈层”。三条遗产廊道:荆襄古道廊道、汉水文化廊道,荆山-大洪山景观廊道;六个文化片区:荆山堡寨文化片区;大洪山堡寨文化片区;纪山楚文化片区;漳河景观片区;京山红色文化片区;屈家岭原始文化片区;一个名城文化圈层: “荆门-钟祥”名城文化圈。

五、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规划结合荆门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保护和利用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核两轴四片区”的保护结构与空间管控框架。其中,一核:荆门历史城区;两轴:荆襄古道、生态绿廊;四区:子陵片区、东宝山片区、凤凰湖片区、漳河片区的空间结构。

六、历史城区的保护区划

包括象山与东宝石之间的荆门古城池及其关厢地区,北起海慧路—金宁路—象山一路,南以建设街、团结街为界,东至白云大道,西至四干渠,总面积117.2公顷。具体范围详见保护区划总图。

七、历史城区划结构

本次规划中,荆门历史城区形成“三轴·四片·多点”的保护结构。

三轴:分别为竹皮河环城游览轴、集街商业体验轴、古城州治感知轴。

四片:南门古城意象展示区、北厢驿道文化彰显区、西院象山文化体验区、东河现代门户培育区。

多点:为各大主题片区主题要素,是人们感知历史的最直观的场所。

八、历史城区的建构方案

历史城区的建构方案,以“三轴、四片、多点”的规划结构为导向,保护修复历史片区,重点整治传统改造片区,协调关联现代片区,建构相互关联、整体协调、特色鲜明的历史城区。

(1)修复记忆:重点修复民主街历史街区、南门历史街区、象山历史地段三处遗存较好的历史片区,作为今年古城历史记忆的存储单元;

(2)更新补充:挖掘团结街风貌区、建设街风貌区、白云楼休闲区三片潜在更新的棚户片区,作为历史城区的风貌补充控制单元;

(3)建构门户:结合向东桥附近现状空地与未来荆门市委搬迁单元的更新潜力,建构向东桥门户区。

(4)整治轴街:重点整治提升工商小巷片、北门路片、北辰门遗址片三片,强化历史轴街的整体性;

(5)彰显城墙:主要为南门段、北门段、北城墙遗址段,并增加绿化形成遗址公园。

(6)整合水系:主要为整合象山历史地段文明湖周边水系、竹皮河沿线文化景观、月亮湖公园附近水系绿化。

九、城区文化展示路径

结合荆门城市品质提升系统工程与慢性系统,规划提炼出一条以“古城文化、驿道文化、象山文化”为主题的游览线路,将散落在各个历史街区和城区范围内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桥梁塔寺等串联起来,向市民及外来游客展示城区深厚的文化氛围。

线路自南向北贯穿四片主要展示片区(包含3片历史街区)和多处景观点,北端以文化宫地段为终点。结合荆门城区范围内文化载体的质量、集中程度及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的划定,在主城区现有的空间遗存状态下,规划提炼出三个集中的物质空间展示片区。

十、历史街区的保护

本次保护规划共划定2片历史文化街区与1历史地段:

(1)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

核心保护区——包括民主街两侧肌理保存尚好的片区,啤酒厂片区竹皮河与北门路两侧的传统格局范围。北至派出所,南至长北巷,西至长宁大道,东至白云大道。共4.7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北包括北关厢片、白云楼片区、月亮湖公园三片。西至长宁大道,北至象山一路,南至长北巷-汇合巷,东至东宝山麓-竹皮河一带。共21.2公顷。

(2)南门历史文化街区:

核心保护区——以南薰门、凤鸣门为核心,包括工商小巷、南台小巷、竹皮河等历史格局在内的南门片区,北至工商街—中天街;南至南台与南台小巷交汇处,西至象山大道,东侧以工商小巷与南台小巷外围建筑边界为界。共2.8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工商小巷片区、南台小巷片区、二城门片区和竹皮河滨河片区四个片区,西至象山大道,北至中天街,南至南台路—南台小巷路口,东至魁星阁边界。共13.6公顷。

(3)象山历史地段:

核心保护区——以龙泉公园为主体,东至象山大道,南至龙泉公园南边界,西至龙泉渡槽,北至龙泉书院北边界。共10.86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团结街片、龙泉公园与象山西麓三片,东至象山大道沿线,南至团结街,北至龙泉公园被边界、航空路,西至象山西麓。共62.73公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