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召开两会新闻发布会
来源:市委宣传部
日期:2022-01-04 10:04
video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  欧晓平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市人大、政协两会今天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次两会是换届的大会,是全市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要事。与会的代表委员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根据大会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发布本次两会的筹备情况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五年来特别是去年一年的特色亮点工作。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李敦峰,市政协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焦成。

我们今天还邀请了中央、省驻荆门的媒体和市直全媒全网各媒体,包括:中新社、国际在线、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都市报、荆楚网,以及荆门日报、荆门广播电视台、荆门之声、荆门晚报、荆门周刊、荆门市人民政府网、荆门新闻网、云上荆门、荆门发布、家在荆门、九派通等媒体。

欢迎各位!


今天的发布会有三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请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李敦峰为大家介绍荆门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总体情况及会议筹备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李敦峰

各位媒体上午好,根据市委的批复,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间为:2022年1月5日报到,1月6日开幕,1月9日闭幕,会期连同代表报到作5天安排。这次会议是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我市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介绍一下会议筹备情况。

(一)提前谋划,及早部署。11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尚贵同志组织有关委室负责人就十届人大一会议有关事项进行了研究。11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尚贵同志就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1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筹备会,初步按秘书组、会务组、材料简报组、宣传组、议案组、组织组、计划预算审查组、生活组、信访保卫组、疫情防控组等设立10个筹备服务工作组,明确各组负责人及主要职责、各项准备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肩。

(二)注重沟通,积极衔接。一是多次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进行沟通,确定人代会召开时间,并向市委进行请示报告。二是与市“一府两院”办公室进行衔接,告之召开人代会的时间,督促有关报告起草工作。三是就市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多次与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沟通。市九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对选出的364名人大代表进行了资格审查。12月3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对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进行了审议,确认选举合法,资格有效,并在荆门日报予以公告。

(三)加强督办,有序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按筹备会的要求进行了多次督办,各筹备组正按时间节点推进相关工作。12月13日,召开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各筹备组负责人会议,张尚贵同志听取了各组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就大会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再次研究。截至目前,已印发大会服务工作方案以及大会材料和任务清单一共117项。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等材料起草。

第二、介绍一下大会的议程。

本次大会的议程为:听取和审查荆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荆门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荆门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22年市级预算;听取和审查荆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荆门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荆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选举荆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选举荆门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选举荆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通过关于设立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及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选;其他。

关于大会的日程安排。

会议期间,拟举行召集人会议、预备会议、四次全体会议、五次主席团会议。议程为:1月5日上午代表报到、召开召集人会议,下午召开预备会和主席团会议。1月6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下午分组审议。1月7日上午分组审议、召开主席团会议;下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表决大会的有关文件。1月8日上午代表团全体会议;下午分组审议、召开主席团会议。1月9日上午分组审议、召开主席团会议;下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选举;举行第四次全体大会,即闭幕会。

关于当选人员向宪法宣誓问题。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湖北省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有关规定,此次会议当选人员和通过的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约90余人,将分两批进行宣誓。第一批宣誓人员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41人),建议新当选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领誓人;第二批宣誓人员为市长、副市长、监委主任、法院院长(10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42人),建议新当选的市长担任领誓人。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规定,新当选的检察长待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后,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宣誓。

关于大会的会务工作。

(一)关于代表驻地和中心会场。本次大会代表驻地分别设在凯旋国际酒店、星球国际大酒店、海港城大酒店、凯莱华玺酒店。大会中心会场设在荆门剧院。

(二)会风会纪。大会秘书处将对与会代表、列席人员参会情况进行核查,并定期予以通报。

(三)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形势较为严峻,大会秘书处专门设立疫情防控组,组长由市卫健委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和市人大相关委室负责人担任,具体做好会场和代表驻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本次会议有一个亮点,即创新宣传方式。根据市领导意见,本次两会期间将首次开辟“代表委员通道”,即在荆门剧院主会场入口处,搭建“代表委员通道”专题微型采访区,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就重点建议、重点提案办理情况以及关于“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保、就业”和党代会提出的“四个中心、三个示范区”、“五个荆门”等话题接受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采访。

截至目前,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查漏补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我们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市十届人代会一定能够圆满成功。


主持人:接下来,请市政协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焦成介绍荆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总体情况及会议筹备情况。


市政协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焦成:

各位媒体记者:

大家上午好!

荆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九届市政协工作,紧紧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下面,我就本次会议的总体情况作个简要介绍。

一、省委、市委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

本次会议是一次换届大会,有选举任务,省委专门安排换届风气巡察组、换届选举指导组全程参会。12月17日,中共荆门市委专门下发《关于成立政协荆门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共临时党委的决定》,设立了5个临时党支部,全体委员按界别安排了9个讨论组,各组均明确了2名召集人,为全会顺利召开提供了组织保障。12月27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政协党组关于全会筹备情况的汇报,对会议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王祺扬书记、李涛市长等市党政领导将出席开幕大会、委员发言大会、闭幕大会,发表讲话,回应委员关切,并将参加分组讨论,与委员们面对面共商我市改革发展大计。

二、关于会议时间、地点和主要议程

1、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将于2022年1月4日至8日召开,时间5天。1月4日委员报到,并召开预备会议,1月5日举行开幕大会,1月8日下午大会闭幕。期间共举行5次大会(预备会、开幕、大会发言、选举、闭幕),还要列席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大会、第二次大会。会议主会场设在荆门剧院,委员驻地设在帝豪酒店、新洋丰大酒店。

2、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九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列席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协商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选举荆门市十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审议通过有关决议。

三、会议材料准备充分

截至目前,已征集到委员提案210余件,会中,委员将继续提交提案。征集到委员发言材料30余篇,其中12位委员将作大会发言。委员提案、发言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比如加快荆楚科创城建设、实施“五个一”工程、长湖治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产业、做优物业服务等。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主要总结了九届市政协五年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促进民生改善、建设专门协商机构、发挥统战功能和加强自身建设等工作,用“五个必须”分别从坚持党的领导、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双向发力、践行为民初心、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五个方面,阐述了工作体会,并对今后政协工作提出建议。

四、会议后勤保障有力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参会人员预计600人左右(包括344名委员,其他为列席人员和大会工作人员),会议成立了材料、宣传、会务、生活等10个工作组。会议食宿、交通、安保、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及疫情防控工作已准备就绪。参会人员均进行了核酸检测,会议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参会人员实行自助餐,一律安排住宿,委员往返主会场统一乘坐会务用车。

五、加强会风会纪监督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专设会风会纪组,全体委员签订会风会纪承诺书,印发了换届纪律规定,并将在会中组织委员学习,引导委员自觉遵守。

六、营造浓厚的会议氛围

会前、会中在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电视台等市主要媒体刊发专版、专栏、委员专访,立体、全面、生动展示九届市政履职成果,展示新一届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风采,宣传委员对我市改革发展的真知灼见。在主会场布置宣传展板,生动展示九届市政协工作亮点。特别是,今年我们首次在会议期间开设“委员通道”,10余名各界别的委员将围绕重点提案办理、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公共卫生、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热点话题,接受全媒体访谈。本次会议我们还全面启用了“智慧政协”综合服务平台,会议日程在平台端发布,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在平台提交,鼓励委员们“掌上议政”,打造永不落幕的协商平台。


主持人: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问题一:请人大常委会领导介绍一下第九届人大重点建议办理情况以及其中的一些特色亮点?

回答: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李敦峰

一、确定重点代表建议的必要性。

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与建议,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整个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根据《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筛选,将含金量高、关注度高、有利于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代表建议确定为重点代表建议。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964件代表建议中确定了重点代表建议43件,都属于政府工作,平均每年8件左右。

二、重点代表建议的办理和督办

每年3、4月,市人大常委会将确定的重点代表建议,交市政府办理。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由1名副市长领办、部门“一把手”深入一线认真办理、全过程保持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而人大常委会重点是监督,目的是为了让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主要作了这些工作:一是领导领衔督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到承办单位了解情况、提出要求。二是工作机构对口督办。只有熟悉政府工作,才能更好地监督。重点代表建议有由哪个政府部门承办,人大对口的专、工委就立马对接,每2个月到承办单位督办1次。三是心连心督办。每年5、6月,人大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到承办单位督办,几个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四是背靠背督办。8月,人大会给提建议的代表发一份办理工作满意度复核调查表,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代表填写后直接向人大反馈,5年来,85%的代表首次填写时表示满意。需要说明的是,代表宥于视野和对政策了解的深度不够,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作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代表表示满意。五是会议票决督办。10月,市人大近4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先逐一视察,然后分别听取承办单位“一把手”的办理工作报告,最后进行票决。对于极个别票决结果为基本满意的,人大要求承办单位重办,并在6个月内再次报告办理情况。

五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抓反复、反复抓,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稳步推进,推动民生实事落到实处,确保代表建议“掷地有声”。


问题二:据了解,近年来,市政协在探索委员参政议政方式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积极拓宽了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请市政协领导简要介绍下相关情况。

回答市政协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焦成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市县政协的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方式是搭台。近年来,市政协准确把握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搭建广泛、多层的协商平台,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广泛协商、深入协商、务实协商,传递协商民主好声音,有效发挥了政协协商在服务决策、助推发展、促进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一、搭建专门协商平台,协商格局更加完善

积极构建以政协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界别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比如,围绕一些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议题,我们探索开展月度界别协商,体现了“小型、专业、深入、灵活”的特点,拓展了界别发挥作用的渠道。

二、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打造了群众身边的协商平台

秉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原则,推动协商重心下沉、阵地前移,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依托设立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园区的30个“常委工作站”“委员工作室”,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使民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这项工作得到了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协商与网络携手,打造了永不落幕的协商平台

积极探索网上群众路线的新途径,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建成“智慧政协”信息化系统、建立主题议政微信群等,把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络,重要议题通过网络发布,意见建议通过网络征集,委员交流在线开展,云上开会、云上协商成为履职新常态。先后7次就弘扬“孝”文化·创建文明城、培育“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议题开展网络议政,吸引网民100余万人次在线关注、建言,为推动有关重点工作起到了造势鼓劲献策的作用。

四、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体现协商平台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包容性

我们科学设计协商程序,提前发布协商预告,根据议题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列席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与议题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确保协商的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近五年来,先后有16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比如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应邀列席市政协会议,90多位群众代表作协商发言。政协的协商会真正成为广纳民意、广集民智的平台。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各媒体如还有需要了解的话题,会后可以再进一步沟通。

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精彩的发布和精心的介绍。

也感谢各媒体长期以来对荆门经济社会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因为市人大、政协两会的宣传报道此前已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这里不再单独提要求。请各新闻单位充分提高政治思想站位,组织精干力量,精心谋划安排,全面及时准确报道大会各项议程。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大力创新自选动作,常规宣传要浓墨重彩,自选话题要出彩出新,全面展现好两会特色亮点。同时,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保持严谨工作作风,严肃各项宣传纪律,齐心协力,奋发有为,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市两会各项宣传工作任务,为我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营造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