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提升干部素质 聚力攻坚突破 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来源:市委宣传部
日期:2025-04-23 10:30
video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关注荆门市“提升干部素质 聚力攻坚突破  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聚焦“以货运能力有效突破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功能整体提升”,向大家重点展示我市相关部门在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工作中的担当作为、谋划部署、创新举措。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荆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伦智同志,荆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定勇同志;荆门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佳同志;荆门市物流发展局党总支书记、局长魏丹同志。

本场发布会我们将继续通过九派通客户端和“荆门发布”视频号同步直播,请大家关注上述平台,在线观看直播。

首先,请郑伦智同志发布我市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总体情况。


荆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伦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对荆门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支持。围绕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市委部署实施“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主要内容是“以货运能力有效突破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功能整体提升”。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2025年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的总体目标是:统筹全市铁路线网、通用航空、高速公路、港口航道、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等六项攻坚任务,推动货运能力突破提升、物流成本有效降低,进一步提升物流枢纽能级,实现“四增一降”,即:公路水路投资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力争突破“百亿”大关;物流业增加值持续增长,达到150亿元以上;公路货物周转量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同比增长5%以上;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20亿元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重点聚焦六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铁路线网扩能提速,畅通货运主动脉。争取长荆、荆沙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入规并开展前期工作;建成沙洋疏港铁路专用线、浩吉铁路荆门北子陵连接线,开工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完善优化中心城区4个铁路站场功能。

二是通用航空突破发展,拓展低空新业态。开工建设屈家岭通用机场,推动钟祥、京山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开通漳河机场至花湖机场货运航线;推进“低空+”场景应用。

三是高速公路加密扩容,建成中部大通道。加速建设武荆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荆监高速荆门至沙洋段、二广高速襄荆段改扩建,加快推进荆门至随州、荆监高速沙洋南段、东宝至远安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是港口航道振兴提能,打造汉江枢纽港。加快推进浰河航道整治,开工建设浰河港区张滩、双河2个作业区,加快汉江兴隆至碾盘山2000吨级航道整治、碾盘山2000吨级二线船闸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五是多式联运降本提质,构建物流新中枢。完善“一核多点”多式联运场站布局,进一步提升荆门国际内陆港核心枢纽地位;大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力争招引物流企业6家,入规纳统14家,新增4A级物流企业4家,实现5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加快供应链物流平台推广应用,新增上线企业300家、车辆1200台,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新增零担运输专线10条。

六是国际物流提级增效,打造开放新高地。2025年新开通2条链接欧洲、东南亚等地物流线路;拓展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功能,打造华中地区新型材料、磷化工等大宗商品进出口集散地;成立并运行1-2个企业“出海”联盟,新设立海外仓2个以上。

目前,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一季度全市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22.4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22.4%,同比增长21.3%,圆满实现“开门红”。

铁路航空方面,浩吉铁路荆门北子陵连接线已基本完成建设,沙洋疏港铁路专用线已完成总投资的42%,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荆门石化、顺洋物流园三条铁路专用线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屈家岭通用机场正在推进项目核准,钟祥、京山通用机场开展项目选址;正在筹备“漳河机场—花湖机场”货运航线开通准备工作。

高速公路方面,武荆宜高速荆门段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47.52亿元,占总投资的57.7%;荆监高速荆门至沙洋段已确定投资人,二广高速襄荆段改扩建、荆门至随州高速、荆监高速沙洋南段、东宝至远安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港口航道方面,浰河航道整治及浰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已启动建设;张滩、双河2个作业区6月底前开工建设;大力推进汉江碾盘山至兴隆2000吨级航道整治、碾盘山2000吨级二线船闸项目前期工作,主动融入汉湘桂水运大通道。

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方面,3月18日,荆门至广西防城港锂电池铁路运输专线正式开通,实现“铁海联运”;4月10日,全省首单国际公路运输业务从荆门传化公路港起运,填补了中部地区跨境物流空白;新增4A级物流企业4家,总量达到25家,新增规上物流企业5家,总量达到87家。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设“中部地区交通物流新枢纽”目标,聚力攻坚突破,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强化枢纽功能,加快构建高效、低碳、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更强支撑。

谢谢大家!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的媒体单位名称。


问题1:请问未来荆门在铁路枢纽建设中的总体规划是什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会有什么样的突破?


荆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定勇

答:荆门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铁路枢纽”目标,以荆门西站为中心,全力打造“才”字形区域性高铁枢纽,通达全国80%以上大中城市;依托既有铁路干线,构建“三纵一横五连四点”铁路货运网络,建成辐射华中的区域性货运铁路枢纽。重点推进长荆铁路扩能改造,加快襄荆高铁、武宜高铁荆门段建设,今年实现荆门“十”字形高速铁路枢纽形成,同时推动各铁路专用线、连接线建设,打通铁路和场(园)区“最后一公里”通道,保障全市重点企业铁路运输需求,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铁路运输效益做好服务。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荆门依托长荆铁路、焦柳铁路、浩吉铁路,基本实现与周边各地的互联互通。下一步,将依托荆门西站形成的“十”字形高速铁路枢纽优势,强化与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襄阳都市圈的互联互通,形成人物资信畅通渠道,通过三大都市圈的差异化定位与协同联动,加速构建“中心城市引领、副中心城市支撑、县域经济筑基”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依托干线铁路及专用线成为鄂中地区大宗物资集散、多式联运转换的核心节点,助力区域产业协同与供应链效率提升。


问题2:当前我市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实现突破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荆门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佳

答: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关于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我将从枢纽提能和通道建设两个方面介绍最新进展:

一是枢纽能级实现跨越性提升。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我市国际物流核心平台和进出口大宗货物集散枢纽,自2019年正式封关运营以来,始终秉持“服务双循环、畅通产业链”理念,帮助94家外贸企业开展保税业务,服务网络覆盖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一线进出口货值15.5亿元,较2023年前进7位。2025年1-2月,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线进出口货值2.48亿,同比增长71%,在全国85个同类保税中心中排名第25位,较去年同期前进10位,在全省同类保税中心中跃居首位。二是国际通道形成立体化格局。自2021年2月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首发以来。我市陆续开通中欧(长城)班列、荆门至广州南沙港、荆门至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线路。逐步构建起“三向拓展、铁海联动”的国际物流格局。2025年2月22日,荆门至深圳盐田港通道实现首发,进一步为我市外贸企业开拓欧洲市场提供便利。2025年1-3月,共通过5条国际物流线路发送内外贸货物2327个标准集装箱,其中外贸货物876个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59%。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我市对外贸易运输环节中的短板弱项,主要从两个方面突破发展。一是打造区域开放新枢纽。立足新能源、新材料优势产业,提升货物集疏、产业集聚能力。拓展保税物流、保税仓储、简单加工等功能,突破发展跨境电商等口岸经济新业态。逐步将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打造为集仓储运营、市场运营、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对外开放运营主体。二是构建多式联运新格局。高效运行现有国际物流通道。持续服务印尼拉博塔港至武汉阳逻港国际直航航线。整合外向物流平台、荆门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多平合资源,优化多式联运模式。深化与港口集团、铁路货站等货运枢纽合作,发挥优惠政策叠加效应。今年,将根据我市企业实际需求,再推动开通一条多式联运新通道,助力企业“出海”降本增效,为我市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攻坚突破贡献商务力量。

谢谢大家!


问题3: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对支撑我市建设中部地区交通物流新枢纽意义重大,请问交通物流部门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荆门市物流发展局党总支书记、局长:魏丹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市交通物流部门围绕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持续发力,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2024年铁路运输周转量位居全省第2位;汉江港口集装箱公水联运量达1.2万标箱,创近年新高。二是多式联运创新发展。形成“一核两翼多点”布局。荆门国际内陆港入选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沙洋多式联运物流园等项目加速建设;引进厦门建发、深圳怡亚通等头部企业,开通印尼至阳逻港、荆门至宁波等品牌线路。三是智慧物流水平不断提升。湖北省首个地级市平台——荆门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营。智慧库存、智慧运输等管理系统逐步投入场景应用。四是绿色物流转型发展。建成亿纬、传化等智慧低碳物流示范项目。清洁能源货车突破500辆。推广标准化物流周转托盘5万余件。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五个方面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一是抓重要环节,提升交通物流枢纽能级。完善港口、物流园区集疏运体系,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深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通道对接。

二是抓重点领域,提高端到端协同效能。加快国际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打造3-5条铁水联运精品线路,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建设内贸集装箱循环体系,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三是抓重点创新,激活增长新引擎。升级市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试点自动驾驶、无人车在重点企业园区示范应用,开通漳河-花湖机场货运航线,拓展无人机物流场景。

四是抓重点培育,提升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重点企业包联机制,招引头部物流企业,力争实现5A级物流企业零突破,争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五是抓服务环境,构建物流市场共同体。建立物流成本监测机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定期开展物流行业调研,形成政策支持闭环。

谢谢。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各媒体如还有需要了解的话题,会后可以再进一步沟通。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多场系列主题发布会,请各媒体持续关注、积极报道,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展示我市以重点突破推动整体提升,推动荆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举措和特色亮点,为荆门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贡献媒体力量。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件: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